戴胄争法:贞观朝堂的 “法不容情” 与帝王的法治觉醒
贞观五年(631 年)春,长安太极殿的朝会因一桩 “官员贪腐案” 陷入激烈争论。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戴胄手持案卷,立于殿中,神色坚定;太宗李世民端坐御座,眉头微蹙,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。案涉官员是秦王府旧部党仁弘之子党约,党约利用其父职权,收受地方商户绢帛百匹,按《
贞观五年(631 年)春,长安太极殿的朝会因一桩 “官员贪腐案” 陷入激烈争论。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戴胄手持案卷,立于殿中,神色坚定;太宗李世民端坐御座,眉头微蹙,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。案涉官员是秦王府旧部党仁弘之子党约,党约利用其父职权,收受地方商户绢帛百匹,按《
贞观八年(634 年)暮春,长安太极殿的书房内,烛火摇曳映照着满架典籍。太宗李世民手持一卷《汉书》,眉头微蹙 —— 方才读到汉初 “七国之乱”,他对诸侯坐大与中央集权的平衡心生疑惑,当即传召虞世南入宫。不多时,一位身着绯色官袍、面容清癯的老者步入书房,正是时任